贡瑞霞在红光社区坐诊。刘国磊 摄
本报记者 刘国磊
进入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质量和水平持续提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和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更为迫切。
怎样才能准确抓住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 如何才能切实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让更多普通百姓能够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将“健康红包”送到每个百姓手中? 这是夯实民生之基的重点、推进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考验民生治理能力的“必答题”。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给出的答案是针对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发挥医疗优势、补齐医疗短板,努力在提升学科软实力和落实医疗品牌战略上有所作为!
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设立西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康复医疗中心、规范诊疗行为、持续降低药占比、优化就医流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推进社区医疗服务站协作单位建设……随着衡水四院高质量发展提速增效,医院一系列便民举措陆续出台和落地,各项诊疗服务进一步规范、便捷、高效。面对衡水老百姓的医疗健康关切,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红包”直抵百姓身边,一系列关联性、标志性改革措施走深走实,健康衡水建设渐次推进,人民群众健康之基不断夯实。
每周一下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贡瑞霞都要到路北红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他们不但给社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还要给社区及周边的老年人讲解养生保健常识。
田大爷家住鑫城华居小区,老伴行动不便,孩子们又不在身边,两人身体都不好,为看病的事没少发愁。半个月前,社区工作人员专门通知他,衡水四院专家就在红光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要看病不用去医院排队了。田大爷近日肺部总有些不舒服,四院专家来到社区,他专程挂了贡瑞霞主任的号。
“医生,没什么大碍吧? 需要住院吗”“没太大问题,我给您开些药,您先吃着,不行的话咱再考虑住院”。经过一系列诊察,贡瑞霞给田大爷开了口服药,同时留下了她的手机号,“您有什么不舒服,随时跟我联系。我们可以安排医务人员来接诊”。“好好,这项服务可真是到家了!”这样一来,田大爷像有了专属医生,他和老伴喜出望外。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缓解群众看病不方便问题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区域优质高效医疗资源布局均衡、打造15分钟“就医圈”,我市主城区正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能力、简化就医环节。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积极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结对子,全方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能力,各区域“就医圈”正迎来新气象。
在裕康社区卫生服务站,衡水四院儿科副主任张荣艳坐诊时段都异常忙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疾病虽然大多是头痛脑热、流鼻子咳嗽之类,但对他们而言解决了去医院路途远、候诊时间长、拿药流程繁琐、交叉感染风险等大问题。
“妇科、儿科、中医科等四名不同科室专家每周都来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这些专家都是自己过来,社区和患者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费用,这对社区医疗能力提升和居民看病便捷性是十分利好的。”提起衡水四院开展协作后的变化,裕康社区站长张建辉如是说,“服务站内的医生通过专家的带教,还学习到非常多的不同领域的新知识,有效提升了诊疗能力。”
目前,衡水四院已经与主城区首批共计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协作关系。每周,全科医学、疼痛科、骨科、妇科、眼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儿科、心内科等科室副主任分时段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对于一些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不了检查或治疗,通过绿色转诊通道,患者可以直接到医院检查、住院,大大减少排队时间。同时,建立良好的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使患者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以及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
此外,家庭医生签约和医联体建设是深化改革的“一体两翼”。为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看好病,疏通优质医疗资源的“神经末梢”,衡水四院在社区内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推行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措施。分级诊疗合理就医秩序正在逐渐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量进一步提升,真正构建起了以衡水四院为核心的方便、快捷、实用的“15分钟医疗圈”。
于此同时,衡水四院将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吸纳为协作单位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定期开展科普讲座、义诊、健康宣教等公益活动,将健康知识、健康理念融入群众生活,让更多患者能及时地诊治疾病,达到防未病的目的。
破解医院就医“堵点”,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衡水四院始终在思考如何做好这一道考验医院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必答题”。衡水四院院长王玉新认为,在家门口就医,是群众的期盼。夯实社区服务能力,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就医便捷,而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增进民生福祉进行的项目谋划、科学布局。衡水四院将秉持“人才下沉、资源下沉”理念,让老百姓在实现离家近、最直接、连续化的服务;发挥医疗事业龙头单位对社区医疗机构帮扶、辐射的责任义务,实现技术支援、信息共享等,为增进民生福祉、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实现百姓“健康梦”作贡献。
目前,衡水四院每周均有60余人次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诊,真正实现了“患者少跑腿、医生多跑路”。